十八层地狱分别是:拔舌地狱、剪刀地狱、铁树地狱、孽镜地狱、蒸笼地狱、铜柱地狱、刀山地狱、冰山地狱、油锅地狱、牛坑地狱、石压地狱、舂臼地狱、血池地狱、枉死地狱、磔刑地狱、火山地狱、石磨地狱、刀锯地狱!所以1-18层都不能买!!!
十八层地狱分别是:拔舌地狱、剪刀地狱、铁树地狱、孽镜地狱、蒸笼地狱、铜柱地狱、刀山地狱、冰山地狱、油锅地狱、牛坑地狱、石压地狱、舂臼地狱、血池地狱、枉死地狱、磔刑地狱、火山地狱、石磨地狱、刀锯地狱!
一样,暗发不好么,其实楼层好不好,楼盘区位个和采光挺重要的。高层楼层综合网上和本地的所谓说法,1-4层不好,低楼层下水私密蚊虫多,6是落,和8下差不多意思,16和26跟着霉,4是S,同理14、24跟着遭殃,1就是10是时辰到了,11是110,13是十三点,14是要S,18是地狱,19是119,28是尔下,17和27是头七和二七,口彩也不好,21是三七,还有散妻梗
一样,暗发不好么,其实楼层好不好,楼盘区位个和采光挺重要的。高层楼层综合网上和本地的所谓说法,1-4层不好,低楼层下水私密蚊虫多,6是落,和8下差不多意思,16和26跟着霉,4是S,同理14、24跟着遭殃,1就是10是时辰到了,11是110,13是十三点,14是要S,18是地狱,19是119,28是尔下,17和27是头七和二七,口彩也不好,21是三七,还有散妻梗
高层么,在我这三线确实不太合适,如果是顶楼的话(以前的二类高层住宅最高就是18层)涉及到顶楼冬冷夏热,实施工程质量有问题的话没几年就漏水,物业好的话给重新做防水,物业不好的话甚至得自己掏钱修,指望动用维修基金不太现实,底下十几层业主大多不会同意的,毕竟没有淹到他们家。
就算不是顶楼,一些通病就是高层用水要二次加压,停电检修时挺难受的(我这三线城市,大部分小区所谓的二级负荷和一级负荷都是假的,一有问题停电就整个小区连加压水泵消防用电等等全部停了),时间长了电梯容易坏,想换电梯就是旷日持久的扯皮,来回修越修越差。上下楼还需要爬十几层楼梯可不是啥好主意。
如果不是很好的学区房或地段极佳的话,时间长了设备老化种种问题凸显之后,很多有钱业主就要搬走,他们搬走后要么把房子便宜点卖了要么出租,非常容易造成小区内低素质住户慢慢的变多,进一步就是很多问题就越发明显。住的楼层高了面对的问题会比低楼层更多。以我们单位同事之间比较统一的意见,4~8层是比较舒服的,如果是比较新的小区,1层除了要经常拉着窗帘之外其实也挺好。
高层么,在我这三线确实不太合适,如果是顶楼的话(以前的二类高层住宅最高就是18层)涉及到顶楼冬冷夏热,实施工程质量有问题的话没几年就漏水,物业好的话给重新做防水,物业不好的话甚至得自己掏钱修,指望动用维修基金不太现实,底下十几层业主大多不会同意的,毕竟没有淹到他们家。
就算不是顶楼,一些通病就是高层用水要二次加压,停电检修时挺难受的(我这三线城市,大部分小区所谓的二级负荷和一级负荷都是假的,一有问题停电就整个小区连加压水泵消防用电等等全部停了),时间长了电梯容易坏,想换电梯就是旷日持久的扯皮,来回修越修越差。上下楼还需要爬十几层楼梯可不是啥好主意。
如果不是很好的学区房或地段极佳的话,时间长了设备老化种种问题凸显之后,很多有钱业主就要搬走,他们搬走后要么把房子便宜点卖了要么出租,非常容易造成小区内低素质住户慢慢的变多,进一步就是很多问题就越发明显。住的楼层高了面对的问题会比低楼层更多。以我们单位同事之间比较统一的意见,4~8层是比较舒服的,如果是比较新的小区,1层除了要经常拉着窗帘之外其实也挺好。
很多住宅没有4楼或者13楼的,这样你的18楼其实不是18楼,能便宜为啥不要呢,四五百万的房子能省一辆车呢
很多住宅没有4楼或者13楼的,这样你的18楼其实不是18楼,能便宜为啥不要呢,四五百万的房子能省一辆车呢
这么说吧,18这一个数字单独确实是个吉利数字,但18+层才有忌讳说法,所以只有楼房这样的领域忌讳18。其他领域,18不忌讳。这个和13、14不一样。车牌号可能也忌讳13、14,但车牌号不忌讳18,因为车牌号的18不带“层”字。其实任何其他领域的18都不会和“层”连在一起,所以只有在楼市18成了忌讳,这是“18忌讳”非常特殊的一个地方。
而且民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在这方面很微弱了,譬如13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一向也是吉利数字,十三太保、十三姨、十三香、燕十三....
但架不住西方文化侵蚀,所以13现在也成了忌讳(其实就我个人经验,楼房里面,13、14层比18层还略微好卖一丢丢,当然也看地域,不同省份、南方北方,对不同数字的忌讳程度也不一样。)
反正我的个人经验就是,如果100%纯自用&自己完全不care,那可以不在乎迷信;但凡这样的一个东西以后有可能转手卖,最好多掂量掂量迷信的影响。除非你买入的价格可以更便宜,譬如楼主这样的,迷信会导致便宜5%,但你可以以便宜10%乃至更便宜更多买到,那可优先考虑捡漏;如果只是市场价(就是市场公认应该便宜5%,你买的价格就是便宜5%),最好买不犯大众迷信忌讳的东西,没必要较那个劲,又不是不买这样的一个东西生无可恋了,人生还长着呢。
这么说吧,18这一个数字单独确实是个吉利数字,但18+层才有忌讳说法,所以只有楼房这样的领域忌讳18。其他领域,18不忌讳。这个和13、14不一样。车牌号可能也忌讳13、14,但车牌号不忌讳18,因为车牌号的18不带“层”字。其实任何其他领域的18都不会和“层”连在一起,所以只有在楼市18成了忌讳,这是“18忌讳”非常特殊的一个地方。
而且民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在这方面很微弱了,譬如13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一向也是吉利数字,十三太保、十三姨、十三香、燕十三....
但架不住西方文化侵蚀,所以13现在也成了忌讳(其实就我个人经验,楼房里面,13、14层比18层还略微好卖一丢丢,当然也看地域,不同省份、南方北方,对不同数字的忌讳程度也不一样。)
反正我的个人经验就是,如果100%纯自用&自己完全不care,那可以不在乎迷信;但凡这样的一个东西以后有可能转手卖,最好多掂量掂量迷信的影响。除非你买入的价格可以更便宜,譬如楼主这样的,迷信会导致便宜5%,但你可以以便宜10%乃至更便宜更多买到,那可优先考虑捡漏;如果只是市场价(就是市场公认应该便宜5%,你买的价格就是便宜5%),最好买不犯大众迷信忌讳的东西,没必要较那个劲,又不是不买这样的一个东西生无可恋了,人生还长着呢。
可能有部分原因是电梯语音播报带来的。江南一带传统,楼房都说楼,如以前的大户人家传统的三层木楼房,只有佛塔等才说层。记的以前商品楼房电梯普及,最早都是进口,高档带语音的都是说的英语。
可能有部分原因是电梯语音播报带来的。江南一带传统,楼房都说楼,如以前的大户人家传统的三层木楼房,只有佛塔等才说层。记的以前商品楼房电梯普及,最早都是进口,高档带语音的都是说的英语。
十八层地狱分别是:拔舌地狱、剪刀地狱、铁树地狱、孽镜地狱、蒸笼地狱、铜柱地狱、刀山地狱、冰山地狱、油锅地狱、牛坑地狱、石压地狱、舂臼地狱、血池地狱、枉死地狱、磔刑地狱、火山地狱、石磨地狱、刀锯地狱!所以1-18层都不能买!!!
十八层地狱分别是:拔舌地狱、剪刀地狱、铁树地狱、孽镜地狱、蒸笼地狱、铜柱地狱、刀山地狱、冰山地狱、油锅地狱、牛坑地狱、石压地狱、舂臼地狱、血池地狱、枉死地狱、磔刑地狱、火山地狱、石磨地狱、刀锯地狱!
什么18层地狱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为了砍价而编的,只要价格合适,20层地狱我都去了。
什么18层地狱其实就为了砍价而编的,只要价格合适,20层地狱我都去了。
现实就是:大家也认为这个说法是扯淡的,但架不住这个楼层就是不好卖。。。。
虎扑学生党多(回帖的估计没几个以个人名义买卖过2手房超过3次的),我给楼主一个说法:如果你不在乎以后不好卖(买家群体相对较少+价格低+出手周期偏长),你就可以捡这个便宜;否则你就多掂量掂量。
作为成年人,别和市场群体行为较劲,觉得其他人都是沙雕。你要想想这一个市场群体行为是怎么形成的,自己以后交易(譬如卖房)能否脱离这一个市场群体行为。核心不是这样的看法是否SX,而是你以后的交易会不会受这样的看法影响。
我看到前面有人一本正经分析这个说法多么荒谬,就知道虎扑学生党实在太多太多太多太多了。。。
现实就是:大家也认为这个说法是扯淡的,但架不住这个楼层就是不好卖。。。。
虎扑学生党多(回帖的估计没几个以个人名义买卖过2手房超过3次的),我给楼主一个说法:如果你不在乎以后不好卖(买家群体相对较少+价格低+出手周期偏长),你就可以捡这个便宜;否则你就多掂量掂量。
作为成年人,别和市场群体行为较劲,觉得其他人都是沙雕。你要想想这一个市场群体行为是怎么形成的,自己以后交易(譬如卖房)能否脱离这一个市场群体行为。核心不是这样的看法是否SX,而是你以后的交易会不会受这样的看法影响。
我看到前面有人一本正经分析这个说法多么荒谬,就知道虎扑学生党实在太多太多太多太多了。。。
说的在理,点个赞,现实就是这样,有些事情不是对的,但是如果和大部分人有得选择的情况下的选择偏好相违背,还是多考虑考虑
说的在理,点个赞,现实就是这样,有些事情不是对的,但是如果和大部分人有得选择的情况下的选择偏好相违背,还是多考虑考虑
可能有部分原因是电梯语音播报带来的。江南一带传统,楼房都说楼,如以前的大户人家传统的三层木楼房,只有佛塔等才说层。记的以前商品楼房电梯普及,最早都是进口,高档带语音的都是说的英语。
可能有部分原因是电梯语音播报带来的。江南一带传统,楼房都说楼,如以前的大户人家传统的三层木楼房,只有佛塔等才说层。记的以前商品楼房电梯普及,最早都是进口,高档带语音的都是说的英语。
我小时候也是长江流域长大的,我们那里也都说“你家住几楼?”。但到了北京以后,发现这里都问“你家住几层?”。所以如果是普通话领域,可能是用层的更多吧。
我小时候也是长江流域长大的,我们那里也都说“你家住几楼?”。但到了北京以后,发现这里都问“你家住几层?”。所以如果是普通话领域,可能是用层的更多吧。